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城市相對論/旅‧臺北」看見空間與設計結合的美好


2015-10-21 07:49:11 聯合新聞網 簡伶恩

「城市相對論/Trip in Taipei 旅‧臺北」邀請多名國際講師。

 


臺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主辦的「城市相對論/Trip in Taipei 旅‧臺北」完滿結束,此次邀請多名國際設計大師,共談酒店設計之藝術,同時也希望替台灣室內設計界帶來啟發與刺激。

論壇主題兼具空間設計、燈光、旅店趨勢等等,來自日本的首席燈光設計師戶恒浩人以東京晴空塔的燈光設計為整場演講拉開序幕,他提到,晴空塔的燈光設計與 LED的技術發展有緊密的關係,多年前開始他們便與Panasonic的燈光研發團隊密切合作,開發最適切的LED技術,成就今天我們所認識的晴空塔。

緊接著登場的是來自中國的室內設計師楊邦勝與來自香港的室內設計師陳德堅。楊邦勝多年來致力於酒店設計,他認為自然的材質是設計的重要元素,因此他喜歡將木與石帶入空間,透過自然的元素點綴出空間質感。

來自香港的室內設計師陳德堅,擅長用多元的手法處理各種不同的空間設計案,將材質、燈光、藝術融入空間,他鼓勵設計師多從日常生活中累積靈感,成為下一次創作的火花。

而香港AB Concept創辦人伍仲匡與兩度獲得新加坡總統設計獎獲獎人Colin Seah共談酒店空間與建築的設計之美。伍仲匡身為香港設計師,但為台南的香格里拉飯店以及遠東大酒店的設計案中,隱約透露出對於台灣土地的緣分。 


臺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孫因理事長為此次活動揭開序幕。

 

Colin Seah 認為自己的設計沒有既定的框架,他分享了位於馬來西亞的Macalister Mansion 精品酒店案例,打破酒店華麗氣派的風格以及高聳入雲的大樓概念,以細膩的手法將宅邸改造,營造出「家庭」的溫馨。

另一場論壇則是由,新裝飾藝術大師邱德光及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總裁與副總裁鄭忠與胡偉堅針對「全球旅店未來趨勢」提出想法與交流。邱德光與鄭忠都認為,生 活中的趨勢將會告訴設計師發展方向,像是因應人口老化的養老酒店,上班族平常放鬆的度假酒店等,都是生活節奏下的設計作品,只要用心體會,設計師就可以找 到創意來源。

而隨著全球觀光市場的成長,酒店空間在室內設計領域成為重要議題,論壇也邀請國際知名的胡如珊設計師,她出生於高雄,12歲時移民至美國,2004年與郭 錫恩在上海成立如恩設計研究室,在執行上海水舍設計時,設計團隊希望透過空間將老上海的記憶保存起來,讓旅客在此看見上海真實的樣貌,因此設計團隊藉由新 舊建材的交接、融合,保留建築物的歷史印記,重現上海日常文化,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品。

Alexandra Champalimaud與胡如珊同樣重視當地文化與空間設計的關係,CHAMPALIMAUD設計團隊參與過許多老建築物重新裝修的空間設計案,她強調 將新的設計手法與舊有空間結合,將激盪元素搭配的火花,展現時間與空間的對話,透過空間表達深層的文化意涵。

 
蔣勳於論壇中,以身體感知的角度談哲學與空間的關係。
 
國際美學大師蔣勳則以身體感知的角度談哲學與空間的關係。身體的本能會反映人與空間的關係,蔣勳建議室內設計師可以用身體感知空間,向大自然學習,雙手雙腳感受天地自然的廣渺,用心聆聽身體對於空間的反應,以此為出發點,成就踏實的空間設計。

資料來源引用:http://house.udn.com/house/story/5899/12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