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炫到不行的「幾何裝潢術」!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舊屋翻新室內裝潢後,甲醛味道刺鼻如何去除?

2015/05/05 23:33:00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搬入新家、舊屋翻新後,室內總有一股刺鼻的氣味,沒有消除恐會致癌!室內裝潢的常用的人造板材、塑料、化材或系統家具,常會使用黏合性強的甲醛。醫師指出,甲醛是種無色卻刺鼻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氣體,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的一級致癌物,建議使用光觸媒,可消除室內的揮發性有機物。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表示,光觸媒是一種很強大的氧化還原反應,且持續進行,主要原料為二氧化鈦,以陽光作為能量,在適當條件之下,可以催化目前已知室內所有的毒氣,包含揮發性有機物及甲醛,塗在窗戶、磁磚上則具有自淨的效果,可消除揮發性有機物、細菌、病毒、汙垢、油汙等,只要使用一次就有效果。

整修及裝潢房子、新購家俱後,室內揮發性有機物及甲醛常會超標,根據研究顯示,在房子牆壁、地板或家具的表面噴上光觸媒,經過一段時間,再次測量揮發性有機物的濃度,可完全消失

二氧化鈦是一種無毒的白色粉末,可製作成化妝粉底,人體內的醫療材質也常運用到鈦合金,是一種相當基本廣泛應用的材料,對人體沒有健康上的疑慮。

但是做為白色底料與做為光觸媒的二氧化鈦二者間的性質迥然不同,主要影響光觸媒功效是二氧化鈦結晶構造;二氧化鈦結晶構造分為金紅石型、銳鈦礦型與板鈦礦型三種。傳統中用來製造塗料、油墨、化妝品、橡塑膠著色劑、顏料等的材料均以金紅石結晶為主,此型態二氧化鈦價格便宜並無光觸媒之功能性;目前市面上有效的奈米光觸媒塗料,則以活性較高的銳鈦礦結晶結構為主,其二氧化鈦製程的繁瑣及品質要求遠比一般金紅石型要高。

過去光觸媒必須在陽光照射下才能發揮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今光觸媒材料在一般可見光,如日光燈的照射下,也能持續發揮作用,解除了光觸媒材料只能在戶外應用的限制。

我國受到SARS疫情影響,過去五花八門的光觸媒產品已快速上市,許多無光觸媒功效產品流入市場,為免重蹈日本覆轍,防止魚目混珠、混淆視聽,目前國內已訂定產品規格與功能評估標準,並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檢驗及評鑑服務,若要選擇具有保障之產品,民眾可上工研院官網奈米標章網頁搜尋核可之光觸媒塗料或產品,才能真正保障消費者之權益,使用到品質保障之光觸媒塗料及產品。

資料來源引用:http://www.setn.com/ColumnNews.aspx?NewsID=70744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室內設計大師邱德光:簡約風已過時,新裝飾主義當道



「2015台灣室內設計‧材料大展」主題定為「開啟台灣新裝飾主義」,邀請兩岸新裝飾藝術大師邱德光,重金打造130坪「邱德光新裝飾主義專區」, 昨天(15日)下午也邀請邱德光以「台灣室內設計另一條路:室內裝飾藝術」開講,現場湧入超過500名設計師、業界人士,爭睹大師風采。

  「單一路線都走不下去了,大陸百家爭鳴,什麼樣的東西都有,每個設計師做的都不一樣,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人會找你!」邱德光表示,過去大陸對台灣的創意 和概念很崇拜,五年來中國崛起,業界彼此串連、學習,已經迎頭趕上,反觀台灣,設計師因為教育體系、媒體的錯誤,仍抱著舊觀念沒改,需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邱德光畢業於淡江建築系後投身室內設計圈,25年來走現代主義(簡約主義),主要因為學院教育以「設計不能裝飾,裝飾就是罪惡」洗腦學生,但這口號來自50年代,21世紀的現今充滿裝飾,不只是穿的衣服、吃的餐廳,連菜都有裝飾,空間不能只停留在簡約風格。

  「室內裝飾藝術可以很複雜、可以簡約、也可以時尚;不必擔心思想會不見,可以混一些元素在內,加入自己的個性。」邱德光說,透過旅行、觀察,分析社會脈動,可以得到一些想法,做出彈性的設計,「跨到社會的領域、精神的領域,創作的面向就會很廣。」

  邱德光昨天也以設計作品「蘇州仁恆天漣墅」、「青島小鎮邱德光之家」、「廈門恆禾七尚」、「上海星河灣花園酒店」、「杭州桃花源中式別墅」為例,闡述創作 理念,「就像廚師一樣,找來世界各地的素材,炒一盤屬於這個地方的菜。」邱德光說, 「醫生的價值在於判斷病,而非賣藥品,設計師也一樣!」自從他不施工、不監工,純拿設計費後,領域反而更寬廣。他也勉勵在場設計師,不要自我矮化,「把自 己的特質變成一個品牌才是王道,讓業主自己來找你!」

  「2015台灣室內設計‧材料大展」由中華民國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與宏觀視野主辦,14日至17日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舉行,接下來兩天還 有多名室內設計界重量級講師開講,包括花藝大師凌宗湧、連續四年Andrew Martin獎得主張清平、室內裝飾先驅杜文正及豪宅設計師杜康生,歡迎免費換證參觀。

室內設計大師邱德光:簡約風已過時,新裝飾主義當道(圖片來源:台灣室內設計雜誌)
室內設計大師邱德光:簡約風已過時,新裝飾主義當道(圖片來源:台灣室內設計雜誌)

(來源:台灣室內設計雜誌)

資料來源引用:http://fashion.cnyes.com/content/20150518/KKIZD6COCJWBU.shtml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LOFT style 單身男子的17坪重工業風個性窩

2015-05-21 13:16:10 聯合新聞網


運用機燈具、黑鐵框及復古老件靈魂搭配在空間角落內,是詮釋工業風一大特色。

 

你若是重工業風的愛好者,這個個案一定讓你愛上它。17坪的舊屋翻新,浩室空間設計與單身屋主一拍即合,充分運用工業風的元素,自然粗獷,又搭配多元材質的混搭運用,整體呈現,非常具有自己的風格與個性。


透過採光明亮的開放格局與規劃,提升整體質感,並帶出空間層次。

 

在餐廳牆面運用水泥粉光,加入顏色形成不規則紋路來創造端景牆效果,而廚具則特別挑選宛若回收木的面材,打造獨一無二的空間,另外在連通到各房間的轉接處 也施作木造倉庫門,能夠完美混搭空間的其他元素,可與精緻的細節搭配,在擺飾也較為自由,因此在硬體結構完整後,設計師預留彈性讓屋主日後用更多想法去融 合詮釋個性面貌。


在餐廳牆面運用水泥粉光,加入顏色形成不規則紋路來創造端景牆效果。

 



在寬敞、粗糙、金屬的基礎元素上,成面的收納櫃可作為屋主創造溫暖寫意的生活佈置面。

 



典型LOFT是後現代藝術創作的演變,所以設計師在牆面與面材上玩出很多創意,突顯空間的視覺張力。

 


臥房內同樣以裸露管線來取代嵌入式燈具,彰顯工業風自然不做作的本質。

 

資料來源引用:http://house.udn.com/house/story/5899/914507-LOFT-style-%E5%96%AE%E8%BA%AB%E7%94%B7%E5%AD%90%E7%9A%8417%E5%9D%AA%E9%87%8D%E5%B7%A5%E6%A5%AD%E9%A2%A8%E5%80%8B%E6%80%A7%E7%AA%A9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室內設計.材料展 新品爭豔

2015年05月15日 04:10

「2015台灣室內設計.材料大展」於5月14至17日開始為期4天的精采展覽,由中華民國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主辦,宏觀視野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現場展出各式新穎建材、廚具、衛浴等,以「室內美學新環境/永續健康新環境」為主題,吸引眾多設計師及建築師前來朝聖。

展會中相當吸睛的是由台灣區磁磚發展協會集結會員力量,包括:漢樺、力歐、北大欣、卡曼特、亞德士、百達富麗、良奇、昊成、勁揚、美利德、美和欣、勵鑫、貝多 麗及一磚貿易等進口磁磚廠商,共同於磁磚專區展出,為會場增添更多國際元素。台灣區磁磚發展協會也在展期中舉辦多項好康活動,如:尋寶遊戲、義大利文創小 物體驗、造型氣球歡樂送、按讚打卡享好禮、西班牙磁磚裝飾立架享折扣等,吸引眾多民眾熱烈參與,炒熱現場氣氛。

台灣區磁磚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則彬表示,磁磚業一直被視為傳統產業,但隨著3D印刷科技的進步,磁磚已有仿石材、木材等圖樣及觸感的變化,應用範圍更從地磚、 壁磚延伸至家具、杯墊、餐盤、壁磚畫等,加上磁磚不易藏汙納垢的特性,近年已逐漸成為主流建材。另由於歐元的走弱,進口磁磚的價格也漸趨親民,讓國人能更 輕鬆地與國際設計潮流接軌。今年磁磚區展出集結數十家進口磁磚業者的國際元素,期許讓民眾能認識新式磁磚的進步,可於室內設計中做更多元的搭配,為生活空 間激盪出新奇的變化。

台灣區磁磚發展協會的宗旨是,推廣優質磁磚對人類居住生活的進化而努力,並爭取磁磚交易市場的公平機制,及提升磁磚產業的發展,在多家優質業者的努力下,渴望再創磁磚業榮景,提供國人性價比最高的建材。

資料來源引用: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15000150-260210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哥住的不是房子 是意境

2015年05月13日12:40

最近公布的2014台灣室內設計大獎(TID獎),將居住空間複層類的金獎,頒給了「Residence of Tzeng」。兩層樓共70坪的室內空間,運用最少的隔間,保持空氣對流,大量使用原始建材,呈現材質之美。

 
主臥房與木平台之間,以折門取代落地玻璃窗,打開時,好像內外沒有界線,躺在床上就能感受到屋外的四季變化。

大量的玻璃隔間,能釋放視覺,也能釋放心靈。


兩層樓的挑高空間,散發著原始樸拙之美,牆面故意保留水泥板模拆掉後的模樣,留下工人的印記。
 

 
不規則的磚材拼貼與光線變化,創造出一道表情豐富的牆面,梯面簡潔。

 
鏡牆讓空間彷彿擴大了一倍。

 
室內沒有裝飾性的設計,回歸生活需求,呈現基本美學。

挑高兩層樓的客廳,牆面故意保留水泥板模拆掉後的模樣,留下工人的手感印記。在四季更迭的光影變換下,能展現豐富的層次。屋內沒有裝飾性的裝潢設計,家具都很有設計感,本身就是一道風景。但更大更美好的風景,是室外的天光、雲動。

主臥房和陽台的木平台之間,以玻璃折門區隔,若將折門收到最旁邊,室內外毫無隔閡。躺在床上就能用身體的各種感官,領受大自然的四季變化。
 

資料來源引用: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513/609398/

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八一氣爆災區建築物綠色拉皮 凝聚故鄉情

2015.05.05 3:50PM  文/黃家欣 (台灣綠領協會執行秘書)

     2014年8月1日在我們熟悉的港都-高雄,發生多起石化氣爆炸事件,造成人員傷亡、道路全毀、建築損傷。高雄市政府面臨空前災難,如何做妥善的應變與重建災區,都是迫在眉睫的課題。

    氣爆後,各界湧入善心善款協助重建災區,其中災區道路景觀重建工程,投入產、官、學界資源,由樹德科技大學組成志工團隊輔導民眾更新老屋立面,台灣綠領協會承辦凱旋三號外觀設計,重現高雄城鄉風貌!

「古厝」.有種無法割捨的鄉愁

     位於高雄市凱旋三路路上,有著一排屋齡30多年的老透天,氣爆過後外觀磁磚剝落、招牌廣告物嚴重燒毀、騎樓地坪龜裂。面對道路全毀的家園,住戶滿心焦慮與無助,縱使家已毀仍不願離開這生活了三十年的家,曾經是親戚長輩逢年過節聚會的場所、曾經是兄弟姐妹嬉戲的家園、曾經是一圓夢想的店,當時間的流逝,這些曾經已不復存在;但「古厝」一磚一瓦一裂縫都保留著濃厚的回憶,離鄉的游子回來了,一場災難使得住戶更加團結,守護這充滿回憶的「古厝」,共同度過眼前難關。




凝聚故鄉情-一起改造綠色「古厝」

       看著外牆年久且經氣爆衝擊而剝落的小口磁磚,左鄰右舍一同討論要如何裝潢設計重修家園,大夥眉頭一皺,不知該從何處著手?此時高雄市政府委託樹德科技大學組成志工團隊到府協助,挨家挨戶訪談輔導申請「高雄市八一石化氣爆道路復建路段災後社區重建建築景觀改善實施計畫」計畫。

     在此之前,高雄市政府致力於「古厝」拉皮已經有九年的時間(2005年-2014年),根據國內資料統計,目前新建建築物與既有建築物所佔比例約為3%:97% (資料來源: 內政部營建署公佈調查數據),顯示既有建築物數量所佔比例遠超過新建建築物,對於既有「古厝」該如何去活化利用再創風華、響應城市美學為當代重要議題。

     氣爆後的重建工程中,台灣綠領協會承辦凱旋3號(案名)外觀設計,對於「古厝」之舊有建材及相關設備機能、室內環境品質不盡理想,藉由氣爆拉皮工程帶入建築「綠色拉皮」的概念,期望能受到更多的重視。與綠領協會理事長陳重仁多次討論與能源效益計算下,同時舉辦民眾說明會,整合每一戶住戶使用需求,挑選適宜的建材,改善不復使用的空調設備、換裝節能燈具、隔絕室外噪音,並媒合產學資源提供環保、隔熱外牆建材等,設計藍圖導入城鄉風貌元素,逐漸形成「古厝」綠色拉皮。

     市府對於我們提出的綠色拉皮躍躍欲試,多次會議討論綠色拉皮效益,期許藉由這次老屋拉皮提升整體都市景觀與居住品質,給予住戶宜居的家園,落實健康、舒適、永續、宜居的優質生活環境。

高雄氣爆災區重建拉皮工程

     從綠色拉皮設計到落實施工,協會理事長堅持綠色拉皮工程工項盡可能是一般水泥工種可以施作,不要使用特殊技術的工種,且施工前多次與施工單位會議,並製作施工樣品、拉拔測試、產品隔熱係數報告等,確保建材品質。

     預算上在權衡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盡可能媒合贊助廠商,考量這是由善款所支出的外觀拉皮,不宜採用高檔建材,走樸實耐用建材。



圖:說明會輔導情形。

打造綠色「古厝」新面貌

     在城鄉風貌中打造「永續健康.優質宜居」的生活環境,往往需要當地民眾長期的參與討論,有著像家人情感般的「古厝」,在翻修後不只繼續守護這家人,更重要的是過往回憶被看見了,而新記憶正在累積著,型塑「古厝」的新面貌。



 

     設計以綠色拉皮概念為中心,經過了四個多月的努力,透過公部門的協調溝通、學者專業輔導室內設計、與住戶參與、產業提供良好建材,協同完成示範案凱旋3號,實現屬於在高雄的綠色拉皮!並符合日常生活行為需求的環境空間,才能創造出與居民生活回憶緊密連結的「古厝」的新面貌。 

資料來源引用:https://www.peopo.org/news/275465